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讀書心得--說故事了沒?

圖片
作者想用說故事的力量溫暖全世界,書中寫下了幾個段落,為何要說故事?很重要嗎?第二部份,為故事的作用,不同方式傳達訊息的效用。part3為故事架構的基本要素。最後第四部份,為好故事的所需注意的要點。 第一個章節,舉例說明了,善於溝通的人,利用說故事的力量影響著其他人,甚至達到商業中銷售的目的,或企業中管理的效用。 <遠見雜誌>說故事說出影響力 Part2的標題是, 讓故事把你亮起來 。 相似的感受能夠幫助聽眾產生連結,只要有連結,等於是幫助我們和聽眾之間搭上一座橋梁,可以強烈引起共鳴,讓引響力更大。[說故事了沒,頁84] 這在說明故事中的一個要素,"情境",也可以說是立場,觀點,體驗,甚至是願景,的再"具現化"。俗話說紅花須有綠葉襯,故事的主題就是紅花,故事中的大到場景,小到飾品,就是綠葉。這不就是國畫中 烘雲托月法 嗎?通過描述周圍的人物和環境,使主題鮮明突出。 第三章, 來吧!說一個好故事 。 好故事幫助聽眾建立想像 。 細節幫助想像。 想像幫助移情。 移情就會涉入。涉入就會被打動。越會說故事的人,越能夠幫助聽眾涉入故事裡。涉入感越高,越容易打動聽眾。一個好故事的價值就越能夠被彰顯出來[說故事了沒,頁105]喚起好奇,進入脈絡,創造懸念,用勾子鉤住每個聽故事的人心[說故事了沒,頁119] 故事脈絡與鋪陳,是重要的架構。輔助想像的,有次第的帶領讀者,進入說故事人,想要傳達的觀點,使得"情境"出現在讀者的心中。並且適當的,有技巧性的”賣關子”,使得讀者能想繼續聽此故事。 終章,掌握說故事的十大關鍵。 熱情是說故事的原動力。熱情是對於故事本身深深的相信。熱情來自於想要打動人的欲望。莫忘初衷可以讓失溫的熱情回溫。[說故事了沒,頁147,154] 故事要說得引起共鳴,最好先知道我們說故事的對象是誰,他們的背景是什麼?慣用語言是什麼?對主題認識多少?選用他們能夠了解的語言辭彙溝通,更要能夠貼近他們的思維[說故事了沒,頁162] 生活是故事的源泉,順的人性去發展故事。創作,是一個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工作。[說故事了沒,頁174,175] 喚起好奇心、創造懸念,就是讓故事一

讀書心得--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 欣頻的創意人生里程碑

圖片
此書中分享許多作者產生創意的素材,以及作者的對於創意的看法,非常有趣。裡面我最讚成的是 P128 不要盡信老師所說的,包括這本在內 。古人亦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不都是暗示我們 [ 信 ] 的本質,不存在於語言文字中嗎 ? 信,有分為迷信,解信,正信。 迷信,不經思考就相信。 解信,因為了解而相信。 正信,經過自己 思惟整理 ,甚至體驗過後而相信。 這本書提供了不少素材以及出處,老實說,大部分都沒看過,無法針對這些論述發表什麼高見,但是作者提供了他的 觀點 作為他思惟過後的答案 並提供給 我們做作為 參考 。 針對各章節的觀點,吾亦有些相符,亦有所些相左,心有所感,整理成文,與大家分享。整理成文,與大家分享。 第十四堂:相信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生命驚喜 人生身難得,這是取自佛經。眾生因為無明而遭受輪迴之苦,於六道中,人身,是最適合修行的,也是最難得的,何不好好把握機會接觸正法呢 ? 第十三堂:想像力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很有趣的觀點 ! 培養以及運用想像力,不正是創意的必備課題嗎 ? 第十二堂:低谷反彈、高處思危,如何愉悅自處人生高低曲線 要泰然處之,就需要捨離患得患失的心態,不執著於世間的成功或失敗。 使用音樂來轉換心情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第十一堂:智慧與知識的均衡比例 人生無常,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除了知識之外,面對於這些逆境的狀況或心態,才是生存的智慧阿 。 第十堂:如何在二十五歲前順利接班 蘇洵,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父子三人被稱為 “ 三蘇 ” ,均名列 “ 唐宋八大家 ” 。只要有心,何必限定年紀呢 ? 這不是畫地為牢嗎 ? 歷史上成功的人,年齡都不同,放手去做才是正確的。 第九堂:多項技能無所不能,與各菁英 hyperlink 的多孔變頻插座 不管是通才或是專才,都各有所用。像王建民在棒球領域一樣發光發熱,何必拘泥於,只專精一種技能,或是要多項技能,無所不能 ? 第八堂:不中止的自我要求與評量 曾子約 : 吾 日三省吾身。檢視自己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與昨日的自己比,是否更接近自己的夢想呢 ? 第七堂:拉大自我格局,漂亮的場面調度 不需限制自我,但也不可不自量力,這才是中道。 第六堂:專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學習專注也是重要的課題,再同意也不過。 第五堂:如何建立獨特的自我風格 最早的學習就是模仿,獨特

讀書心得 -- 美元圈套

圖片
                   重新看了第二次後,終於理解這本書中的幾個關鍵點。對於這次的雙十連假,如果一點都沒有產出,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在不知所云的自語後,我們進入主題吧。            為何國際間都使用美元呢?因為目前的石油產出國大都使用美元交割(少部分不是),其他需要石油國家只能使用美元來買賣,在1971年開始的石油危機,油價大漲,也讓美元在國際間的需求量大增,讓眾多的國家繼續持有大量的美元。           美國用美元向全世界買了一堆商品。而這些流出去的美元再透過投資美國金融商品的方式流回美國。最後,美國人得到了實體商品,其他國家的人則拿到了以美元計價的美國金融商品(美債,連動債etc..)。[美元圈套 頁45] 歐洲就是因為了解繼續使用美元的話,只是讓美國人享有鑄幣利差以及各種好處,所以才成立了歐元,寄望與之抗衡。 這也是中國積極的在非洲推廣人民幣交割一樣,道理如出一轍:掌握了貨幣就等於掌握了全世界。           開發中國家的囚犯困境,也使得亞洲四小龍、東南亞、中國陷入了壓抑貨幣匯率救出口的思維。如書中所述:一旦陷入匯率競爭的循環,人民就只能靠著縮衣節食、加班趕工來增加產值。而人民的薪資與福利就只能與其他提供相似產品的國家向下看齊。[美元圈套 頁60] 使用壓低匯率這種手段,只是短期有效,是飲鴆止渴的方案,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後患無窮。因為後面一堆的興新國家,人力土地等都比我們便宜,如果要與他們搶的話,真的只有 向下看齊 的份了。        要解決這個困境,國家產業轉型是必要的,但這個方法在一段時間內,會使得失業率大增(因為舊類型的企業必須裁員或關閉,新的產業也不會馬上出現),社會問題也會增多,這是為政者害怕的事情,畢竟過一段時間就需要選舉,在自己的任內搞的失業率上升,GDP下降,只會嚐到敗選的滋味而已。所以就選擇短視近利的匯率政策,不僅安全,而且不容易被人民發現有何壞處。         “把錢留在國內”,也就是擴大內需以及鼓勵新產業的創立,其是正確的方向。書中也點出了日本失落十年,是因為錢在日本境內留不住,國內的投資報酬率不高,所以企業或人民有錢了之後(或借錢之後),就投資/消費國外的產品,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國內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少,股市,房市只有下跌的分。如果那時的大眾/企業都願意吃點虧,忍受這種狀況,也許就

讀書心得 -- 內向者求生術-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圖片
內向者求生術: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原文作者:Marti Olsen Laney         這本書如果可以早一點看到,也許可以早點多了解自己一點。性格內向者與外向者的數量上大約是一比三,內向者每天幾乎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需要對外在的世界做出反應並順應從外界的要求。        長年間對於自己的疑惑有些瞭解,為何自己不能向外向者一樣,對於各式社交活動都充滿活力,對於社會價值觀對於外向者的高評價也感到無可奈何。         科學家發現,內向跟外向剛好是性格上的兩端,每一種個性都很好、都有積極的一面——只是彼此有一些不同而已。內向性格的人,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常常需要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內向也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無法被改變。你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 來做個簡單的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者嗎?   休息時,喜歡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只將關係較深的人視為朋友。   在外出活動(即便是喜歡的活動)之後,需要休息。   通常是一位傾聽者,但在談論對自己來說重要的話題時,能侃侃而談。   看起來是平靜的、沉默寡言的,並喜歡觀察事物。   在群體中或壓力大的時候感到頭腦變得一片空白。   如果你符合以上大部分敘述,你很可能就是性格內向者。 [內向者求生術 書摘]         這本書清楚的描寫了作者的研究心得 -“內向是人格的一部分”,這不是精神有問題或是有病,這也不是可以讓人格修正為"外向”那麼膚淺的答案。         內向者從事社交活動,就像法師vs魔法免疫的小怪一樣,逼不得已要使用法杖或投石器解決敵人。雖然可以成功擊退敵人,但卻是事倍功半,內向者一定要了解自己,並且似當的調適,使用自己的精力。這本書真令我茅塞頓開,之前一直逼迫自己學習外向者的表現,但一直沒啥成效,或有不少副作用,終於知道自身問題關鍵點是什麼,原來是對於外在技能的控制力 使用殆盡的緣故。不管你本身是內向或外向,這可以更了解自己,並瞭解他人,這本書值得推薦。

SNIP IT PRO

圖片
一套不錯用的 程式碼管理工具,不僅可以快速匯入/匯出程式碼,也可以建立各種標籤分類 並 支援搜尋,連註解標籤都可以搜尋, 可以堪稱是專業級的程式碼 剪貼簿, 推… 試用版是30天, 官網首頁: http://www.snipitpro.com/index.html

讀書心得 -- 改變,好容易 (了解心行,訓練引導那隱形的大象)

圖片
改變,好容易 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 原文作者:Chip Heath & Dan Heath           這是一本外國的心理學家整理分析"改變的方式過程"與提供改變的建議和方法。要如何才能改變呢?不論是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孩子、同事、還是這個世界。          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一個觀念,人有理性以及感性的一面,此書中更加一步的闡述<象與騎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把理性的自己描述為騎象人,把感性的自己描述為大象。人更為深細的心行在幾千年前  釋迦摩尼佛教導過大眾,並有唯識學系列的經典流傳。         騎象人坐在大象背上,手握韁繩,儼然是個領導者。但是騎象人對大象的控制力時高時低,畢竟比起大象顯得非常渺小。當大象與騎象人對於前進的方向意見不合時,騎象人注定若敗,毫無反擊之力。大多數人對於心理的大象如何擊敗騎象人一點也不陌生。睡過頭、吃太多、半夜打電話給前男女朋友、拖拖拉拉、戒菸失敗、偷懶沒去健身房、偷懶沒去健身房………([改變,好容易] 頁13)   。              當騎象人跟大象對前進方向沒有共識,麻煩就大了。騎象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控制方向--使勁地拉韁繩,迫使大象服從。(這就是你每次使用意志力所做的事。)但騎象人不可能長時間和一頭巨獸拔河,總會筋疲力盡。這種 自我控制力其實是有限的 ,是一個關鍵性的事實,這裡自我管理,不單是狹義地代表抵抗不良行徑(香菸餅乾酒精)的意志力,而是更廣泛的自我管理。回想一下當你指責員工、組裝新書架,或是學跳舞時心智的運作,你都是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也是一種自我控制,彷彿旁邊有位監督者………([改變,好容易] 頁15, 17) 。         與此相反的是所有[不受監督]的情況。例如,你開著車卻不記得幾分鐘開過的路,或是無意識地沖澡、泡咖啡等動作。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行為,其實是習慣多於刻意,因為刻意的行為比較難,會讓人筋疲力盡………([改變,好容易] 頁15, 17)   。             騎象人,是為意識,理性,可以使用邏輯、分析、歸納、演繹、語言、文字等工具,以及自我監督的能力(自證分)。大象是為末那識,主導情緒,以及習慣,

讀書心得--智慧型資產配置

圖片
          智慧型資產配置,這本書在說明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這也是投資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加入相關度低的資產配置是降低風險的最有效手段 ,捨棄主動式的投資組合,並配合定期再平衡的策略,使資產較為穩定的增長。           我們需要的資料是資產的年化報酬率與標準差(SD),這是了解投資標的物的第一步,書中的建議是需要20-30年的資料來掌握年化報酬,以及5-10年的月資料來掌握資產風險。        資產配置的效率前緣是無法預測的,我們應該把心力放在,找出在各種狀況下都表現得不錯的配置。                第六章,說明了為何主動基金經理人的長期績效為何那麼差?使用統計數據來鑑別選股能力,以及基金費用等都會腐蝕投資人的獲利。建議使用單純的被動指數型基金來建置投資組合。           第七章是一些補充的資料,簡易說明了價值投資(P/E, P/B, 股利率),三因子模型(市場風險溢酬,規模溢酬,價值溢酬),貨幣避險(對長期的投資組合影響不大),動態資產配置,行為財務學(過度自信,近期性,風險厭惡的短視)         第八章進入執行面, 書中建議且比較了幾個指數型基金,並且提到了稅務問題,可惜台灣沒有免稅戶,以及一些執行時的注意事項。          最後章節還有一些推薦書目和資料,由於版權的關係,有些資料和工具書中也沒有,最後的附錄也是索引及方針。         這本書並不是教人賺大錢,也沒有保證的報酬率或是一定可以避開的風險,而是在如何在取得市場報酬的情況下,把資產調整至自己可接受的風險。推薦給理財概念具有一定的了解的人觀看,畢竟有不少書中有不少東西是略說的,新手也可照著指引,按圖索驥的延伸閱讀相關的理財概念,某些章節雖說艱澀了點,但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讀書心得--如何閱讀一本書

圖片
有一天,我的朋友問我,為甚麼我的閱讀速度那麼快?為何可以把看書當作娛樂?要如何才能體會閱讀的樂趣?(雖然他原本問的是如何才能長時間閱讀,但我覺得這個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其實我對這些問題,一點解說的自信也沒有,因緣際會下,閱讀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在一段時間的沉澱後,我把所理解的部分寫出心得來獻與大家分享。 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大意是說明著與什麼人溝通,就需要使用什麼語言或是表達方式,遇到秀才就之乎者也,遇到草根性者就稱兄道弟。這跟閱讀書籍有關係嗎?有的!!剛剛描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雙向溝通,閱讀則是作者對讀者的單向溝通。 作者在寫作時,一定賦予了他的作品'傳達'的意義。沒有一個作家希望寫出的東西沒人可理解或欣賞,試著找尋作者想傳達的事物(主旨),才是閱讀的目的所在。簡單來說閱讀的過程就是一趟尋求’瞭知’的饗宴,這個才是閱讀本身的樂趣所在。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把書分了幾類,也提出幾種不同的閱讀原則,讓我們比較容易站在與作者相適的立場上,理解書中所要傳達的訊息。而不會發生像是’空想科學讀本’,在不同的領域或是理解中看似雞同鴨講或是煞風景般的現象,雖然有人批評說破壞小孩的夢想,不過,站在教育的立場,錯誤應該要是被糾正的。 要如何較長時間閱讀呢?簡單來說就是專注,古人有云:定靜安慮得。閱讀是理解的過程,需要思考,最好的環境是安靜且舒適的地方,圖書館是個不錯的選擇,家中如果有書房也OK,再來一杯茶鎮靜一下精神,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坐下,把心思放在書本上,我想應該有一定程度的收穫。 至於閱讀速度呢?這一點就見人見智,閱讀的快慢跟理解書中的內容是兩件事,當然閱讀的快一些,可以多一些時間可思考,不過並不表示可以多一分理解。在此,我只提出避免錯誤的閱讀速度,錯誤的閱讀速度(方式)是”默念”,人的思考或記憶並非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只是傳達的工具,把語言文字在腦中默念,並不會加快理解速度,反而容易會被文字本身的關聯印象牽著鼻子走。

讀書心得-索羅斯投資密碼

圖片
        這是一本介紹索羅斯的書,有點像是散文般,從各個面向訴說索羅斯這個人。索羅斯因為英鎊一役出名,被各國央行視為毒蛇猛獸的邪惡投機客,這年初已到香港,這也意味著亞洲醞釀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         若只是單純把索羅斯當成投機客,那目光真的太過狹隘,從書中可以得知,他也有作慈善事業,在某些國家的規模遠遠大於那國政府的付出,他也出書說明他的理念,是個理念宣傳者,在投資方面也是謹慎且大膽的,不只操作單一金融商品,並且混和著操作股票期貨選擇權貨幣等。         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是 索羅斯在1987年的著作,是以索羅斯自己成功的經驗來推演出一套理論方法來研究歷史發展的軌跡。市場的價格會因大眾的意見及看法而招致扭曲,反之這樣的扭曲也可能反向來影響大眾的認知。換句話說,客觀的市場價格認知(市場效率)並不存在,當觀察參予市場的當下也會影響市場,正是所謂唯心所現的世界。現在的認知影響未來的價格,目前反映後認知的價格會再影響未來的認知。這就是反射理論,也可說是一個回饋的機制,了解understanding與參與participating交互影響,互為因果,交織出一片未來。         從書中,我們可以大概可了解,索羅斯平常是做什麼功課,1.歷史與金融的一體分析,2.放空時小心槓桿操作,及融資的使用比例,迴避流動性太高,且風險大的商品及金融期貨,3.該國政經環境影響其幣值,4.勇於認錯,5.邊進行邊修正,6.閱讀產業雜誌,了解產業動態,閱讀一般雜誌,尋找可能有價值得社會或文化趨勢,7.親自造訪或觀看該公司的產品,8.看到投資標的物的缺點,才不會過度樂觀,錯估了情勢,9.長線操作要配合兩項原則,a.在景氣谷底時為進貨期 b.投資獲利穩定,固定分發股利股息的績優公司

讀書心得-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

圖片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更美滿的人生 更豐富的心靈 更富有] 看來真是誇大, 但是看了內容之後就了解,這不是廣告或是口號. 而是作者想傳達給大家的願景. 這是可達成的 絕不虛偽或打高空。          這可以說是一本思考引導/創業資源指南書,這本書共分三大部分,起先作者引導大家檢視自己如何運用時間,並且說明空閒時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空出時間的方案及經驗。          第二大段,是簡易的創業指南。也簡介了數總創業成功的模式,他提供得資源和案例,不過看來都是美國本土的。但是裡面的精神或方式還是可以參考學習。簡單的來說,就是現有商業模式的分享,成功的個案例都是用哪種合作方式,分工及獲利。書中並不鼓勵馬上辭職去創業,而是務實的檢視現有資源以及自己的興向,利用下班時間,從培養興向到賺錢,從小規模的商業或合作模式開始,一步步走向目標,大概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解決的方向。         第三部分,比較注重心理面,也提出了不少失敗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成功執行檢視自己目標的方法,以及健康心態的調整與建立。作者也收集準備了不少方案,以及建議來達成既定且務實的目標。 這是一本難得一見條理分明的好書,兼具經驗分享,與常見問題的對峙和建議,值得一讀。

讀書心得-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圖片
         雖說號稱是,Google前執行長的私房資訊整理術,倒不如說是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後面的大部分篇幅是介紹他用的資訊整理工具Google Gmail等雲端工具,大概是我期望太大了,者本書與其說是工具書到不如說是生活經驗分享。這本書的主題有幾個。          1.失讀症,也一種就是不容易專注的狀況,作者小時候為此所苦。所以作者不鼓勵一心多用,一次做一件事即可。如果還是記不住怎辦?那就紀錄後,放心把們他忘掉吧。簡單來說,使用工具輔助即可,把要記住的事情記錄下來,這就是筆記本和行事曆的作用。           2 .如何管理我們記錄下來的資訊呢,他提出了使用google的方法,重點是可以” 搜尋 ”,利用數位科技的搜尋以及分享功能。讓我們輕易的找到以數位化資料,作者有把 資料數位化 的習慣,例如使用電腦掃描,以及電話語音轉文字的功能。 利用分享”功能”把數位資料儲存在多個 雲端 主機,或是紙本。書中大部分的篇幅,都是介紹 如何使用這些工具 ,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並說明使用這些工具有啥好處。         3.作者以google上市時,自己遭遇到的情形對於”知識就是力量”提出了負面的評論,取而代之他提出的是”分享就是力量”。他太高估自己,自認自己才能擁有公司上市所需的知識,但是此知識獨佔的結果,就是事情要獨力完成,所以自然會累到病倒。把知識分享出去,是作者另一個推廣使用網路雲端工具的理由。